主持人: 传达期初学校课题组召开的课题组长会议精神;组织学习成尚荣先生撰写的《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组织小组成员围绕“学生学会学习”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畅谈在现实语文教学实际中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史建国: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去掌握学习的本领。
我认为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容、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是表情达意最丰富的一门学科。学生之所以觉得学语文干燥乏味,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语文学科那份浓浓的人文情怀。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须深深地挖掘每一篇课文的人文因素,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条情感交流的桥梁,创设一个学生与作者对话的平台。让学生的独特体会独特见解得到尊重,使学生的个性回答在课堂上迸发出亮丽的光彩。当学生的情感世界被激活了,就很容易体会到语文科的趣味。于是,每一篇课文我都会设定一个情感培训目标,这个目标我是结合课文的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的。务求找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切合点,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周素萍: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抓好语文课堂教学。我坚持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努力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我的引领下,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去获得知识,尽情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因为我认为决定课堂气氛好坏的,并不是学生,而是在于老师。课堂气氛不好,反映了老师的课上得不好。因此,我总是想方设法使我的语文课变得更有趣。于是在课堂上我时而像一个资深的导演,策划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时而像一个出色的演员,演译着课文中每一个动人情节,为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时而我又像一位煽情的演讲家,为学生娓娓道来一个个动人故事,使学生产生求知若渴的愿望;时而又是一位机智的引路人,在我的点拔下把学生引向成功的彼岸;时而又像一位虚心的求学者,投出一个个别出心裁的问题,一石击起千层浪……
曹伟芳:我还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教态、表情,甚至自己的一个眼神我都不敢掉以轻心,都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因为我力求使学生感到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是一种享受,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是一种快乐。记得窦桂梅老师曾经讲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她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能够做到上每一节课都能像上公开课一样认真对待。我被她那种刻苦认真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也以她的精神时刻告诫自己,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很快我便发现,在我的精心组织下,我的课堂成了学生快乐的学习园地。在学生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要用自己精彩的表演、富感染力的朗读、简炼的语言来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令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徐红梅:任何事情都应该讲究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地摸索。”学生的学习更不例外。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也注意讲究方法。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好差分化现象,为了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因此,采用了“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
对于成绩优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除了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的文体活动和学科比赛。因为我认为孩子在实践中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学习与能力的发展做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对于在班里学习语文暂时落后的学生,我采取了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辅导的方法。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愿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让他们与优秀勤奋的同学结队,不给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种类型是肯学,但学习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让他们多找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是有望提高的;第三种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也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进步,他们才能获得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勇气。他们不再惧怕上语文课,不再惧怕做语文作业,才能真正地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我认为对待后进生,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兴趣,比起任何的事情都重要。多年来,对后进生我都采用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采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对于中间部分的学生,这是一个班内占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而这一个群体的学生似乎很容易被老师遗忘,但我并没有忽略这一个群体,我要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他在老师心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我更注重鼓励这一批同学要自强不息,注重挑战自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进步。我通常采用支持鼓励的方式,在课堂上多提问,尽量创设让他们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作业上,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时常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进步中寻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刘华娟:要想学生喜欢学习语文,我认为首先还是要使学生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除了拥有一颗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心之外,我认为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还应该拥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善于在学生面前露一手。针对我班学生害怕写作文的现象,我经常在写作课上与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写好后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同时,找出写作的规律,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可怕。为了提高后进生写作的能力,我还坚持对学生面改作文,当面对学生提出修改的建议,为学生指明方向,从而消除了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经常为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在我的声情并茂的范读中,体会了文章语言的音律美和节奏美,领悟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迫切希望模仿老师,透过自己的朗读把他们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有了读书的欲望,在不知不觉间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语言习惯时,我也注意发挥老师的榜样作用,经常为他们作示范,使他们相信我这个语文老师的能力,愿意听我的教导。
杨霞:要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仅仅是喜欢还不够的,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语文能力,不外乎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我认为在语文能力中更重要的是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也正在摸索当中,但我认为语感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听、说、读、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说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感悟能力涉及到人的感觉和悟性,因此,我很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同时,我也很注重把历史知识和生活常识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每一篇课文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务求使学生能在我的点拔下自己去感悟每一篇文章。
王仲明: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好词佳句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我注意用以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即学完一篇文章后都要求学生看相应的文的方法。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以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同时,我还注重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辩论会、故事会、诗歌朗读比赛、写作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让他们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我感觉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的确比以前强了。
…………
主持人:生活的世界就是语文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语文的范围。生活与语文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了生活,语文也就失去了意义和用武之地;没有了语文,生活也会枯燥乏味。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会学生学习就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核心。
新的学期,新的计划,根据课题组要求,我们研究小组要明确本年度研究计划要求:①基于学生立场和绿色课堂的基本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和技术细节的研究。②基于学生立场和绿色课堂的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与学评价的研究。(研究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