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基于学生立场构建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管理网站  
奔牛实小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沙龙现场侧记
洗尽繁华 成就学生
发布时间:2015-12-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晓东
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小学语文教学立足于生活实践,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抽取“典型”教学案例,进行现场剖析,解决师生共同成长中的困惑,这是教研沙龙的最佳模式。124日上午,奔牛实小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围绕“基于学生立场,构建绿色课堂”这一主题,进行了一次年级组教研沙龙活动。
本次活动分“课堂现场观摩”和“主题交流研讨”两个层面进行。
首先,学校课程中心曹伟芳副主任围绕主题精心设计并执教了《钱学森》一课。教学中,教者扣住文本秘妙——主人公“爱国”展开教学主线,具体落实为:两句话、一个“特写”、一本书。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是本文核心所在,曹老师将导学焦点集中在了如何读懂人物语言上。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抓关键词”“结合背景”“反复朗读品味”“匠心独运的写法”等方面来回穿梭于文本,在感受汉语表达技巧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用经验,存盘言语养料,扎实而生动地领会了文本在表达方式上的秘妙。文章开头是关于“回国”场景特写,曹老师创设语言场景,扣住两个关键词在学生头脑中映现主人公的心境与形象,利于学生逐步养成“独具慧眼”的语文敏感力。课堂的尾音是阅读的延续,曹老师在学生阅读情绪高涨的时刻巧妙地指引拓展阅读《钱学森传》,在实现把文本的语文价值转化成促进学生语文发展的现实价值方面作了有效探索。
其次,在教研组长周素萍老师的带领下,教研组各成员各抒己见,交流听课感受,讨论如何从学生立场出发,更多地从学生角度来定位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绿洲。老师们认为,阅读的过程和方法不再隐藏在课文内容教学之中,而是从课文内容教学的幕后走上了阅读教学的前台,得以凸显。这样的教学,不再“纠缠”于内容,不再“缠绵”于“为什么”,而是注意对内容的旁引,注重对“怎么样”的锲而不舍,学生收获的必定是“语言”、是“方法”,最终成就的是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清新朴实的语文课堂在于我们教学的原生态,教学的立足点在于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在于教者的观念,洗尽繁华,剩下的只有朴实。 (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图文:史建国 审核:姜彩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