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走进绿色课堂 感悟神奇文字—记六语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15-12-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润人

  走进绿色课堂  感悟神奇文字

                                  ——记奔牛实小六年级语文教研组沙龙活动
 
 绿色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它要求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它能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让学生走向成功。为了切实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12月25日上午,奔牛实小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围绕基于学生立场,构建绿色课堂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沙龙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后研讨两个环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王彩亚老师和杨霞老师分别执教了《大自然文字》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大自然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于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浅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两位老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将原本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了神奇有趣、充满魅力的鲜活教材,让绿色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课后,在年级组长周素萍老师的带领下,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对这两堂课进行了有效地点评。
王彩亚老师执教的是《大自然的文字》的第一课时,整堂课的教学板块清晰:谈话导入、生字教学、指导朗读、理清文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其中在词语教学中王老师重点向学生介绍了“罗盘”、“小熊星座”、“砧状云”,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理清文章脉络时,王老师能引导学生从文中的过渡句找到突破口,迎刃而解。这堂课教学目标清晰,很好地体现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特点。
杨霞老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大自然,认识了大自然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大自然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杨老师除了让学生弄懂课本上的大自然文字,还补充了许多民间的农谚,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最后,杨老师让学生把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的作用通过仿写小诗来呈现,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两位老师匠心独具的教学为我们进行说明文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引领,说明文既要让学生学会说明方法,更要学会运用文学的语言来介绍。不管是什么文体,在教学中语文味始终不能丢。(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图文:周素萍   审核:姜彩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