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班化教学已经实施了近一个多月,我观察到大家对于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大家畅所欲言,谈谈各自对于环境建设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谢菊梅:让教室四角和墙壁会说话——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教室墙上布置着“我真棒”、“小小旅行家”、“聪明屋” “露一手”、“知识园”、“智慧林”等栏目。 “好儿童评比表”,这些表中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被闪烁的星星簇拥着,“小作家”栏目刊登着小朋友自己编的一些儿歌和简短的诗歌。“生活园地”记载着同学们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件件好事。
丁文丹:开辟自主活动专属区——给每个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小班人数少,教室空间大,我们在每个教室里都开辟了一个活动专属区。如图书区、智力玩具区 ,棋类区,每个班级根据自己本班的情况建立一个活动专属区,每天中午,每个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属于自己的活动区域进行活动,使每个小朋友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肖燕:灵活调整桌椅位置——给每个学生设计一个适合的学习形势。小班空间大,课桌椅可以灵活摆放。如肖燕老师在上新授课时采用集中型的摆放形式,便于小组合作交流,而在上考察课时采用分散式摆放形式。薛娟老师在上《冬瓜和西瓜》教学时,为使学生理解“院子”一词的概念,借助一面墙,让学生课桌围城了方形或圆形,创设了“院子”意境。
李敏:岗位体验多样化——给每个学生设计一个适合的工作岗位。
“岗位人人有,责任人人担”,这是小班化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核心之一。如五(5)班教室的岗位表,分三栏,第一栏是岗位、第二栏是负责人、第三栏是职责,而且一(5)班的岗位设置相当细致,如饮水机管理员,要负责饮水机的开关,清洁。再如抽屉检察官、英语背诵委员、外墙管理员等,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薛娟:我们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发起“让每个人都爱读书”活动。学校图书室藏书丰富,教师可定期到图书室借一些书到班上图书角,发动学生为班级捐献课外书,并把自己衷心的祝愿写在出书上,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主持人:大家的想法真是太棒了,我们集思广益,争取能有更多更好的想法。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讨论下。
靳华庆:在课上,我们倡导小组合作交流,可是学生的交流只是浮于表面,而且这种更适合于优等生,对后进生来说更是给他们一个趁机讲话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合作交流的问题上需要好好的思考下。
主持人:那我们在接下来的实践里,大家争对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一下相关的文献,思考下怎么处理比较恰当。辛苦大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