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自控力是学习的窗口(顾华娟)
发布时间:2016-04-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聂霞

自控力是学习的窗口

奔牛实验小学  顾华娟

    新接了四年级某班,发现一位名陆××的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独特,却特别爱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开小差,时不时插句嘴。只要发现自己脱离老师监管的视线,还会去影响其他同学,扰乱课堂。面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课后和其他科任老师谈起这位学生,老师们直摇头,说:“唉,让人烦躁的。”试想,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表现,对他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吗? 作为老师,该怎样帮助他扬长避短呢?

    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像这样的学生行为,就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现。留意身边的学生,会发现缺乏一定的自控力的学生还真不少。自控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约束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小时候自控力强的孩子,到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比同等智商的孩子要高20%左右。对于那些生性好动,心智幼嫩的小学生,应该怎样教会他们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培养良好的自控力呢?

要有爱心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就是要关心,呵护学生。缺乏自控力的学生更需要呵护。他们犯错,有时是故意的,但绝大多数是无意的,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的刺激物,总愿看看,听听,动动,这正是孩子年龄所决定的。我们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才能探究开小差的真正原因,是来自自身的因素,还是来自家庭的因素,还是来自学校的因素……然后针对不同原因,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帮扶计划。针对陆同学,每当他有出色表现,我总是及时表扬肯定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关心,而不是一味斥责。

要有耐心

    面对自控力差的学生,切不可简单粗暴地对待,动不动就责怪惩罚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我们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作为老师,对孩子要充满信心和爱心,要耐心细致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明白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犯错是不对的。比如,当见到其他小学生无自控行为时,让小学生判断那样做是否正确,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小学生明白,只有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才能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当小学生表现出自我控制力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有利于小学生强化自我控制意识,使他们逐步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这比严厉地说:“你不可以……”“你不要……”等禁止性话效果要好的多。每当陆同学又控制不住自己时,我总是用眼神提醒他、制止他,时刻提醒和关注。

要有恒心

    情况的监督者,开展“兵管兵,兵教兵”活动,树立孩子对班规班约的敬畏之心。明哲学家吕坤说过:“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对违反班规的学生,要有必要的惩罚,孩子做得好,要及时夸奖,鼓励,一方面在理性肯定同时,另一方面心里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孩子的坏行为有时会有反复。针对陆同学,我和他制定详细明确的奖惩计划,每周每月结算加星表,约法三章,给予奖励和惩罚。让他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哪些做得对,对自己有帮助;哪些是错误的,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需要“同心”

    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凝聚成一种巨大的“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否则,将会削弱甚至抵消教育效果。所以,在班内我有意多表扬陆同学的优点,努力提高他的人气;鼓励同学们帮助小陆同学,有小组活动时、如Happy Theatre活动中,主动邀请他参加;同时加强了家校联合、学科教师配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学期的努力,陆同学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引用他父亲的话是发生了质的变化。

    的确,坏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自控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一个艰难的培养过程。只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给孩子一些改过的机会,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使之一步步战胜自我,形成自控力。自控力是学习的窗口,让知识的阳光早日照射进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