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行动研究》课题管理网站  
账号: 密码:
教育随笔:幸福从分享开始(王小丽)
发布时间:2016-05-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建锋

幸福从分享开始

五兴小学 王小丽

在微信朋友圈中,我无意中看到《幸福从分享开始》这篇文章,被文中作者的母亲感动,这位已去世的妈妈,虽然没有给子孙留下一分钱,却让她的6个子女懂得:分享、责任与乐观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并且让分享成了她们家的家风。作者从小就培养她的儿子学会分享,儿子培养孙子也学会了分享,与家人、朋友分享食物,分享成功的喜悦。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总会为学生准备一个大大的蛋糕和一些零食,我每次都为学生切分蛋糕,可当蛋糕切完,没有哪个孩子请我吃一块。下午分发零食的时候,同样是刚分发完,有些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拆开吃了起来。只有几个同学舍不得吃,说要回家和父母一起分享呢!我也总是让其他同学向这几位同学学习,可收效甚微,第二年的儿童节还是老样子。

分享与独享是从小培养的。现在的孩子自私,孤僻,不愿把自己的物品与食品,分给伙伴,不想把自己的快乐、成功,与人分享。其实,这与家长的平时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分享是从小训练出来的。许多家长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总是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买一些昂贵的、营养丰富的东西给孩子吃。当孩子大快朵颐时,家长却守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孩子吃,见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比自己吃了还开心;当孩子礼让父母一起品尝时,许多父母都以“我不喜欢吃”、“这就是专门给你买的,你吃了就代表我们吃了”之类的话来推辞拒绝,或者仅仅是象征性地尝一尝,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思维定性:“这些好东西都是我的,别人不能碰,更不能吃。”家长的做法与态度,让孩子认为独享一切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

再看《幸福从分享开始》中作者的妈妈,每次买冰棍都只买6根,从来不给自己买,但她总会说:“给妈妈咬一口。”小时候的作者排行老五,每次总盼妈妈咬一小口,可妈妈却咬一大口,虽然作者当时心疼,但久而久之,反倒让她养成了习惯,好吃的东西总要让妈妈先吃。这也提醒家长,吃东西时,孩子给你吃你就该吃,吃的开心快乐,并大加赞赏好吃!让孩子感觉到与人分享是幸福的、快乐的;要让孩子觉得好东西一定要大家一起吃才会更香,更美味。时日久了,孩子就会养成有什么东西都会先让父母吃的好习惯。

  除了训练孩子有好的东西要与亲人分享外,还要训练孩子把好的东西与外人共享。为此,去年的六一节隔夜,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人回家请父母烧个特色菜(我们学校都是外来工子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六一节带来与同学分享。我呢,事先也与家长们沟通好了。第二天,教室里可热闹了,一大早,孩子们一起把教室装扮一新,随后,我让她们拿出了自家的特色小菜,,围着桌子摆满一圈,最后,让班长把办公室里的老师请来,与他们一起排好队,挨个一样一样尝过去,不时能听到老师和同学的赞美声,“红烧鲤鱼真好吃!”“这辣子鸡烧的够味……”老师们即时的表扬,孩子们兴高采烈。这次的儿童节,让孩子们记忆深刻。今年的六一节,我什么也没说,当天,孩子们自觉地带来了水果,特色菜,不用我吩咐就摆在了桌上,让课代表请老师与他们一起品尝。令我意外的是,分发蛋糕时,好多学生居然提醒我也尝尝她们的节日蛋糕,我开心地吃了,并不住地说:“节日蛋糕真甜,真香!”当孩子开心地与他人分享时,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孩子的行为,此时绝不能吝啬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肯定会让孩子记忆深刻,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愿意与人分享。

幸福从分享开始,快乐从分享中滋生!学会分享,快乐你我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