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实行“八个允许”: 即答错了的允许重新回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 没想好的允许再想; 老师讲错了允许学生提意见;不同意见允许争论; 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等待老师批
准; 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或同学回答问题时,边听边议,不随声附和,不当“接受器”。这样,学生才敢说真话、实话,不必掩藏自己;才能放飞思想,展现个性;才能启迪智慧和心灵。
叶红梅:面对争议,特别是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教师本人不应以权威人士自居,而是要放下身段,融入学生群体,而是要制造一种以讨论话题为主线的群策群力的氛围,但是同时也要保证课堂氛围的秩序化,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掌控课堂的进度、正确的把握讨论的程度,已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避免课堂“一锅粥”的局面。
马丽娟:课外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素材,当我们以敏锐的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时,就能开发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着的教材”。教师要呼吁学生紧密观察生活变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生活中学习。随着数学课堂学情的灵活多变,教师也要眼光独特,与学生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发现隐藏在课堂之外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是课堂能否正常高效运行的必要影响因子。
朱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要恪守师道,言听计从,决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将视为“另类”“异端”。而新课程理念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要求老师放下师道尊严,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真正合作者。
张洪明: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精神早已成为了历史,合作与共享才能达到双赢。让我们走下自封的“神坛”,与学生结成朋友,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给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坦诚的目光、一个中肯的建议,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快乐的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召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