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特点,设计语用训练
——新北区小语优秀教师培育室第二次活动
11月1日下午,新北区小语优秀教师培育室在奔牛实验小学开展了第二次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关注文本特点,设计语用训练”的主题展开。
剪影一:课堂 交流 真切探寻语用训练之路
“这是一个民间故事,从古流传至今,被人们改编成戏曲、影视剧,甚至让人写下许多优美的诗歌……”伴随着这样款款情深的语言,语用研究的课堂也向所有老师揭开面纱。第一节课由新北区小语优秀教师培育室的领衔人潘敏校长呈现。他带着所有学生和老师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发现之旅。课堂上,潘校长立足民间传说故事的文本特点,有序地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他时刻关注学生的语言训练,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独特解读和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在他生动话语的渲染下,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擦出思维火花,张开想象翅膀,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传说故事的奇特美好。同时他授之以渔,古今对比,和学生一起探究发现讲述传说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同学们轻轻拿下眼镜,缓缓闭上双眼,伸出双手,搓动手掌,将你温热的手掌慢慢温暖你的双眼……”如此亲切贴心的话语,是我们百草园小学的戴秀干老师来啦!戴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经历了维生素C的探索之旅。从最初的角色互换到最后维生素C的自述,学生们既对这个故事的梗概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在戴老师的补充中增长了维生素C的知识。整堂课学生都深深沉浸在戴老师营造的情境中,不自觉地成为了哥伦布,成为了医生,更成为了维生素C,在这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言语品质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升。
剪影二:说课 议课 理智提高把握文本能力
饕餮盛宴之后,所有老师聚在了会议室,对这两节课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座的老师都表示自己收获颇丰,更深刻意识到我们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过往,而是要学会大胆打破固有思维,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立足于文本的特点,去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教学价值。在畅谈收获的同时,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遇到科普性的课文,究竟是重科学味还是重语文味呢?
针对大家的疑惑,潘校长首先带着大家学习了2011版新课标中关于苏教版课文文体的相关内容,了解了各文体的区别,也更加明确了进行正确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接着,潘校长也和大家探讨了正确实现每篇课文语文教学价值的参考,那就是我们的课标、学生的年段目标、文本的特点和课后的习题。相信有潘校长的高屋建瓴,有各位老师的奋发向上,大家在语用这条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真乃:实践理论一相逢,便提升成长无数!
(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文:龙城小学 吕娟 图:张静芳 聂霞 审核:姜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