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让课堂之花灿烂绽放
——暨数字化学习学校展示活动--E学习暨网络技术交流研讨
12月初,数字化学习学校展示活动——E学习暨网络技术交流研讨活动在奔牛实验小学如期展开,我校监测中心张剑峰主任组织本次活动,市教科院黄炎主任、区教研室丁玉龙校长、区数字化学习团队成员与新北区的市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的相关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我校李倩云、邹燕、朱敏、陆霞老师分别上语文、数学、思品展示课,相关学科老师积极听课。
苹果、三星齐上阵
随着下午第一节上课铃响,“苹果教室”和“三星教室”准时开启了数字化信号。“苹果教室”里,陆霞老师视频导入,拉近学生与中国名人名物的距离,初感中华文明的智慧,引出课题——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发放资料包,让学生根据任务学习单小组合作深入探究。拓展环节,展示我校学生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奖的个人作品,升华主题“今天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明天让我们的子孙为我们而感到自豪。”
随后,由邹燕老师执教中年级语文《动物名片设计》。邹老师巧妙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改变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合理选择素材,加工处理资料,通过对比实践,让学生明白设计名片时要围绕外形、本领、习性等来选材。在成品展示环节,合理利用APP软件——“美图秀秀”,设计修改动物名片,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秀,使语文课堂颇具视觉之感,绘声又绘色。
另一边的“三星教室”,我校李倩云教师执教高年级语文《天火之谜》,提供支架,实现块状教学。结合高年级学生学情,李老师课前发放自学导航,为学生提供多种软件认识字词,有效的数据收集,反馈出学生错误率高的词语“无稽之谈”并着重讲解。运用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概括全文大义,交流富兰克林探究“天火之谜”的路线图。利用交互式FLASH动画,复述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过程,利用扫二维码的方式,了解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利用丰富资源包,让学生了解多个科学家的故事。李老师带领学生看一看、玩一玩、扫一扫,在数字化的环境中探究富兰克林成功的不易。
朱敏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可能性》是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抛硬币动画实验、学生摸球实验、摸牌游戏、摸球动画实验等多个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朱敏老师的数学课堂,充分利用数字化学习网络化、交互性、多媒体化特点,实现个性化学习,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激动人心。
交流评价促反思
思维碰撞,大脑风暴,把活动推向高潮。别样的课堂使交流更加热烈,在区教研室丁玉龙校长的主持下,各位专家点评课堂。
汤庄桥小学符京雷老师点赞了我校的数字化学习研究。认为师生素养好,探索热情高,平板终端先进,利用时机合适,充分体现出数字化学习课堂“资源为王”的特点。关于第三代数据方式的汇总,符老师也鼓励大家在今后的数字化活动中不断尝试探究,完善数字化评价方式。
市教科院黄炎主任充分肯定了我校的数字化学习课堂教学。教者变革教学结构,学生利用跨越时空的平板终端,进行个性化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是学生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教者提供自觉导航、学习支架的帮助,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板块化推进教学环节。四节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微型讲座作引领
市教科院黄炎主任小结本次活动、数字化教学后,作《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特点与实践应用》讲座,让与会者豁然开朗。他点明不管是语文课的视频还是数学课的数据收集,其实都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结合体,脱离了教学目标,数字化就是形式而已了。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教师们不断探索,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实现新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有目的、有任务地去探究。信息技术的整合始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促使老师在进步,促使课堂在提升,坚定最初的教育理念不变,相信,未来的数字化教学会让课堂之花更加灿烂绽放。
(供稿:奔牛实验小学图文:高伟明张剑峰杨婷审核:姜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