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欢迎光临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小班化教育联盟网站  
潘晓萍教师的论文《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创新》发表于《基础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晓东

 

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创新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潘晓萍   213000
摘要:新课改下,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语文小班化教学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然而现阶段实现小班化教学困难很多。本文主要阐述了小班化教学的现状及其实践创新。
关键词:分层教学 社会实践   多媒体教学
一、现代语文教学的现状
1、   大班制的教学,人数多,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大班制的情况下,一个班级有五十左右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习惯、学习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一样的,传授的知识也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学生人数多的情况下,教师不能有效的兼顾每个学生发展,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很多教师会抓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不管不问。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的资源有限,教师的精力有限。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教师要备课、要上课、还要改作业,有的学校的老师一人带好几个班,这样,使得教师非常的疲惫,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教师的任务也比较繁重,在班级学生多的情况下,有的老师一学期下来可能有的学生名字也叫不出来。
3、   实现小班化教学困难重重,我们知道大班制教学。节约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让大批量的学生在短的时间里学到知识,但是这种大量的情况下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很不适应现在教学的现状。但是推崇小班化教学又困难比较多,首先,教师的数量有限,如果推崇小班化教学,那么教师的数量会明显的缺少。第二,教学的资源也不充沛,我们知道小班化教学是只一个班级的人数在30人左右,但是每个学校的教室数量有限,如果真的都办成小班制的,那么教室也要扩建。最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尤其是现在开放二胎政策,学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多,那么小班化教学的实现就更加的困难了。
二、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创新
1、   学校可以逐步实现小班化教学,学校可以先组建几个小班化教学,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可以试点几个看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比较一下大班制教学和小班制教学存在的差异。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班级,最后通过期末考试来看看小班化教学和大班制教学的效果。
2、   教师可以分层次教学,尊重每个学生。首先我们可以把学生按照成绩的优异来分成三组,优秀、良好、差这三组。对于这三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必要的时候指导就可以了,多给他们自己空间,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对于良好级别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加指导,给与更多的建议。对于差的这一组,教师要多花一点心思,也可以让成绩优秀的组帮助他们学习。第二、作业分层,消除成功差异。一个班级学生由于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作统一要求,只能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语文家庭作业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如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西湖》可以设计A、B、C三类家庭作业:A类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B类介于A、C两者之间;C类偏重综合能力的运用。由于难度适宜,同学们都乐意完成作业,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最后,评价分层,淡化横向差异。因为每个学生的特征不一样,每个人进步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定情况来。比如:一个班级成绩倒数的学生,在不断的努力下,成绩到了中等的位置,那么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我们每个人只要每天进步点点,我相信我们就是最优秀的。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被认可,那么学生也是这样。在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学绘画中国孩子画完后, 总是问像不像”, 而美国孩子画完后,只问好不好”。黄博士指出:回答像不像的问题, 是指复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的问题, 则是指创造得如何中国的孩子缺少的就是创造能力而中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如何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己去创作,不鼓励学生去,模仿别人,因为即使模仿的再好再像,那也只是别人的东西,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
4、   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到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图书馆、博物馆参观,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5、   多媒体教学,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使用ppt教学,用形象生动的情景来代替枯燥乏味的课本。教师在课前可以精心的制作ppt,或者搜集一些好的学习资源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有人说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其实不然,科技的发展,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拉近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下接受知识、学习知识。
三、 结语
   告别“大批量生产”、走向小班化教学,从而赋于每位学生个体充分释放生命智慧的言语实践机会,使其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最优化发展———这是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是具有使命意识的语文教师的共同理想。
四、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12.
[
2]章文丽.让教育更精致普通初级中学小班化教学管理初探[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6, (1).
[3]黄崴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16
[4]田慧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A] .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 C]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28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