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方能至千里;垒万木,得以筑大厦
——记新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育室第八次活动
正午时刻,风张开了热情的翅膀,带来丝丝凉气,夏虫亮开了清脆的嗓子,吹奏起动人的歌谣。5月26日下午,新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育室的老师们带着期待,时隔一年再次聚在奔牛实验小学,追随领衔人潘敏校长的脚步,研究语用课堂的发展,此次活动还邀请了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薛辉校长莅临指导。
引领——那是太阳对月亮的爱
不知不觉,围绕着潘敏校长的课题研究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大家对“语用”这个观点更加明晰,课堂上也是不断渗透语用的训练点。本次活动,是中高段语用点的一个思考。首先由我们的陆霞老师呈现《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却又十分有趣,陆老师立足学情,更细究文本特点,将自己的教学目标重点定为“讲故事”。课堂上也是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许多的学习活动,先是小步走,然后大步整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展示自己对课文的在演绎。
第二节课是潘敏校长的《月光启蒙》,这是一篇如诗如画的文章,潘校立足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站位高,设计却十分精妙。在他的启发下,学生发现了文章中构词的特点,更谈出了自己对歌谣和童谣的理解。作为高年段的课,潘校更是利用好语文课本来教语文,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作者写文章的构段密码被学生渐渐发觉。更有创新意义的是,潘校的课堂有重点,一课一得,得必深入人心。
这两位老师,就是那辉煌的太阳,深深爱着洁白的月亮。
争鸣——那是一棵大树撼动另一棵大树
课堂实践结束后,薛辉校长对这两节课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争论的故事》,他觉得老师重视讲故事的层次性,重视学生的表达,这是非常好的。同时也可以更大胆一些,让孩子收获更大。而对于《月光启蒙》一课,薛校长认为潘敏校长展示了四大深厚功力是值得年轻老师们去学习的:一是教学语言的功力,二是解读教材的功力,三是教学设计的功力,四是课堂推进的功力。这些功力都是老师平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才能成就的。
在整个议课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这就是一棵大树与另一棵大树的撼动。
讲座——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最后,薛校长还围绕语用给大家做了一个专题讲座。他从“语用”教学的前世今生讲到语用教学的内涵与特点,从理论基础讲到课堂实践,尤其是对《水》这一课例的讲解,打开了大家对语用理解的新的一扇窗。微风拂过,薛校长讲座的内容都化作满园郁香,留在教师心间。(龙城小学 吕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