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教师访谈参考内容
发布时间:2012-04-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校长室

 

教师访谈参考内容
学校在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题要点:
⑴每学年的教职工代表大会规范运行,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权利。
学校凡重大决策的出台和重要工作的开展,都要召开教代会,广泛征求教代会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意见,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每次会议都能规范操作。教代会后,工会委员们认真研究代表意见和建议,落实大会提案,把群众的情绪和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常州市教育工会蔡主席组织课题组来我校调研教代会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我校先后几次被武进区总工会评为“示范工会”。
⑵每年的教代会代表双向调研,挖掘教职工民主管理潜能。
每年都要组织实小教代会代表调研奔牛镇完小、奔牛镇完小代表调研实小。代表们巡视校园,听课,查阅备课、作业批改资料,组织教师座谈、学生访谈。教代会代表在村小教师座谈会上,倾听村小教师心声,了解村小优化整合、村小老师个人发展方面的意见,并反馈给中心校领导,落实合理化建议,真正为村小教师、学生谋幸福、求发展,使上下沟通渠道更畅通,人际关系更和谐。奔牛镇小教工会代表调研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项目获武进区教育工会创新工作一等奖,常州市创新奖,其做法刊登在《江苏教工》上,并被评为十佳好信息。
⑶教代会代表谏言献策,架构教职工多向交流平台。
代表的谏言献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工会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主题有奖征文“我为武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献一计”、“我为构建和谐校园献一计”,为“新校文化建设与景观设计”献一计等大型献策活动。我校获武进区“我为武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献一计”优秀组织奖,有多名教师获一、二、三等奖。
(4)实行校务公开,完善职工民主监督机制。
学校把推行校务公开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规范设置了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方便社会、师生监督。校务公开的内容涉及学校财务管理、评先创优、职称评聘、人事安排等各个方面。坚持按制度办事,透明公开。时刻关注各个媒体信息和学校的一些热点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对有可能造成群众误解的事情,及时深入到教师、学生及家长中去,做好解释工作,减少信访事件发生,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稳定。被评为常州市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在校本培训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有效性如何?
答题要点:
1、建立制度:
学习制度、研讨制度、实践制度、考核制度等
2、完善内容
实施以师德文化建设为主线的师德培训
实施以新课程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实施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主的教育教学科研培训
实施以组织教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为主的管理能力培训
实施以教育法规和教育教学常规为主的青年教师培训
3、丰富形式:
自主学习、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教学观摩、参观考察、专项培训等
4、扎实措施
(一)优化校本培训,做到互动合作、形成系列
(1)、引领自我,制定教师自我成长计划书
(2)、创设条件,实施名师成长计划、师徒结对活动
(3)、全员参与,开展分层次的教科研主题培训
(4)、多向交流,加强校际间研讨,邀请专家专题讲座,
(二)加强研究活动,做到全面参与、科学规范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勇于探索  
(2)、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勤于实践
(3)、以学术沙龙为平台,善于反思   
(4)、以教科网页为载体,精于总结
(三)搭建展示平台,做到以点带面、激励成长
(1)、举行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征文评比
(2)、积极向外推荐学校教师论文
(3)、定期编辑《教苑求是》、《沙龙通讯》
(4)、评比校级科研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成效:
四年中,学校新增市、区学科带头人12人,骨干教师10人,教学能手3人,教坛新秀2人,30多人次分别被评为市、区的巾帼标兵、爱生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50多人次在区级以上学科大练兵及评优课中获奖。教师论文发表和获奖500多篇。
你校是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
回答要点:
(一)健全教研机制,保障校本教研良性发展
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需要制度的引导、约束、激励。只有建立规范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才能保障校本教研持续良性地发展。为此,我们从校本教研的工作流程出发,建立起适应本校实际的各项校本教研管理机制。
1    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能否规范实施的首要保证。因此我们从学校教研工作的实际建立了校级领导、课程中心、教研组三级管理的校本教研制度。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主要从组织和物质上保障校本教研的顺利推进。教学校长指导课程中心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和实施方案,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课程中心具体负责校本教研的各项工作。包括校本教研工作的策划与安排,各教研组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业务组织单位,由教研组长负全责,负责制定本组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和业务学习等。
2、完善研究制度。我们建立了校本教研的一系列制度,主要包括教研活动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和集体研究制度、师徒结对帮扶制度、课堂考核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推门听课制度、以及学校领导联系教研组制度等。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是一种新教学秩序的重建,它营造了一种崇尚研究,共同探究,平等合作,经验共享的研究氛围,为校本教研教有效持续地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3、拓展激励机制。为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我们相继建立了校本教研的各项激励机制。一是从物质上激励,学校每年都要划拨一定经费作为开展校本教研的专项资金;二是从精神上激励,我们把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情况作为教师评优晋级以及选拔后备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主要建立了校本教研成果考核与奖励制度(内容涉及讲课、教研论文以及参加校本教研情况等诸多方面)、校本教研能手评选制、校内名师评选制等制度。
(二)扎实研究形式,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1)研训一体,一举多得。
 我校在立足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将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教师的培训有机进行结合。实行“以研带训、以训促研”的教研与培训整合机制。通过以教研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教研策略的实施,实现研培一体,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从而达到让教师在学习、交流和研究中得到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我们的做法是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学校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以及骨干教师的展示课(展示课的类型不一,或同课异构,或同生异课,或课型不一等),而后骨干教师示范说课,示范课后反思、示范评课,充分利用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训和引领全校教师。然后开展全体教师听说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课一节,说课一次,评课一次。同时及时归纳整理,修正补充,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等,每学期学校会进行诸如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不同类型的征文评选。
(2)教学沙龙,各显神通。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沙龙研讨的阵地作用。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全校青年教师沙龙例会。每次沙龙都能做到:(1)主题明确;(2)带着思想参与(主题提前告知参与者,教师通过学习与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到沙龙中交流);(3)会议召开,力求实效,给教师带来实惠。(4)做好会后的总结与拓展,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以宣传和交流。同时,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也经常举行小型多样的沙龙活动,让教师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提高自己,成长自己。
(3)聚焦课堂,打造精品
课堂是校本教研的生命所在。我们让校本教研直面课堂教学实践,开展“组内一堂课”—“同上一堂课”—“共磨一堂课”等系列活动
①组内一堂课
所谓组内一堂课,即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群体智慧,人人参与、共同探讨,分工合作。通过定教材、共同备课、定教案、定上课人选、不断试教、不断反思、不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推出一堂堂高水平、高质量的专题研讨课,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全校性的展示。课后进行评议、集体反思,用课例反思等形式总结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设计运用的成败,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②同上一堂课
同上一堂课即同课异构,是以备课组为单位,指定同一内容教材,发挥教研组成员个人教学风格,独自钻研教材进行个人特色备课,然后进行集中展示,组内成员带着目标,带着问题互听,如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三维目标是怎样定位的?在课堂中又是如何落实的?效果怎样?不同的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理解的?如何在课堂中解决的?不同的教师对教学中的相同环节是怎样处理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等等,并进行组内交流,集体反思。由于教师上的是同一内容,更便于分析研讨,共同提高。
③共磨一堂课
共磨一堂课第一种形式是让同一名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短期内进行多轮授课与反思。参与“磨课”的教师一类是未来的骨干教师,另一类是“问题教师”(业务不太熟的教师)。“磨课”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个体研究阶段”(授课教师熟悉教材,钻研教法,备教案)。第二阶段为“学科指导小组研讨阶段”(授课教师上试教课,学科指导小组听课、指导,授课教师反思,教学再设计)。第三阶段“学科组内集体研究阶段”(包括再上课、集体听评课)。第四阶段“个体再研究阶段”。包括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通过这种多次“磨课”活动,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特别快。第二种类型是组内接力磨课。即同一内容,一位老师上课,备课组成员听完后,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设计,第二位老师接着上,再评,再设计,第三位老师继续上,让教学设计不断完善,最后呈现在备课平台,给后人参考。这种磨课是我们学校的家常教研,为学校资源库提供了丰富的精品资源。
(4)多种平台,展示精华
为了让教师有更多的自我成就感,我们提供了多种展示平台。仅课堂展示就包括随堂考核课、新教师比武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观摩课、教研组精品展示课、教研组专题研讨课、校际交流课、送教下乡课等,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师能大练兵、论文案例评比、出试卷、教学设计竞赛等也是教师们露一手的契机。我们的网络平台有教师博客、外出学习交流平台、教学反思与教学随笔平台。《教苑求是》——校级综合学术刊物,定期刊出教师的优秀论文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校内外各种层次的经验交流与学术报告,更是吸引了一批志存高远者跃跃欲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风采展示活动,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到施展才华、体验成功、自我价值实现的乐趣。
我们不仅扎扎实实构建校本教研,还是卜湟教研协作片、电教协作片的召集单位。2011年,成立了奔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带领全区14所小学共同进行小班化教育合作研究,,其做法被《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武进日报》武进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题要点:
(1)在实施国家课程方面的保障措施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全科目,开足课时,学校三表上墙、上网,接受全面监督;行政值日人员每日巡视课堂,检查课程实施情况,将执行国家课程与绩效考核挂钩;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阶段调研了解教学进度和教学情况;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违规为学生征订教辅资料;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只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2)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做的工作有: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和方案并按方案逐步实施,目前我校的校本课程有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其中必修科目是一二年级:绿色环境教育《地球的孩子》,三四年级:生活化英语,五年级:拓展阅读《采蜜集》,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思想教育需要,编印了《晨会读本》。选修科目有:篮球、舞蹈、声乐、绘画、书法、围棋、航模、海模、数棋等。我校的必修校本课程已有系统的教材和课程实施纲要,今后将有步骤的开发一到两门有特色的校本选修教材,如篮球、数棋、航模等。
课改以来,你认为学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
答题要点:
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师生关系上变得更加尊重和赏识
在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强调合作
(一)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学生观)
(二)由“专制”向民主转变(教育观)
(三)从“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转变(教学观)
(四)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发展转变(发展观)
(五)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转变(评价观)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
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
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变继承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
变符号性学习为实践性学习
还可结合我校绿色课堂的特征和相关要求回答(详见自评报告)
你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和学生课外兴趣活动是如何开展的?
答题要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属于国家课程,学校在保障课时的基础上,确定三至六年级各班班主任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针对学生活动各环节进行指导、并承担相关组织协调考评等职能的过程指导教师,同时确定针对具体学生及具体实践活动方式的项目指导教师和在分组活动或大型集体活动中承担组织管理责任的协同指导教师,共同构成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同时规定每位教师需承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列入考核目标,确保课程的真正落实。
每学期初,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三级计划(学校、年级、班级活动计划),定期组织全校综合指导老师开展学习、观摩研讨活动(专家讲座、校内外的观摩、研讨),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选题、策划——活动展开——交流展示——总结评价);并在活动结束后上交活动设计和学生过程性材料;学校不定期对各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问卷,随堂检测)。
 答:学校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社团,并将社团与学校的校本选修内容融合,课程中心期初安排好各兴趣社团的活动,各社团制定好学期训练计划,然后全校发动宣传,学生报名参加,然后按计划开展兴趣活动,期末各个社团的根据计划进行考核和小结。
近三年来,学校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面作了哪些尝试和改革?
答题要点:(!)学校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形成规范的、科学的评价手段。近年我校出台了《奔牛实验小学管理制度集》、《奖励性绩效工资管理实施办法》《教师年度考核办法》等,涵盖了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辅导学生情况及其它常规工作的落实等方面内容。它让教师行有规范、教有规则、事有规矩,实现了评价从关注结果到注重过程,实现了理念向可操作性的条例转化,实现了教师工作轨迹的科学量化,实现了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细化和教育行为的优化。
(2)学校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考核评价有机结合;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全面考虑,力求使评价科学、公正。每学期各种“星”的评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你认为学校在实施三年发展规划,注重内涵发展,形成办学特色方面作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
答题要点:我校以纲要为指导,坚持“新绿色教育”理念,科学规划发展蓝图,争取学校高位发展。学校突出“和谐发展、丰富内涵、优化特色、提高品位”的管理策略,科学制订三年发展规划,突出项目管理,加强品牌建设,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地球村”绿色活动为核心的德育特色,以小篮球为核心的体育特色,以各级课题研究机制为核心的教科研特色,以资源建设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特色,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核心的科技教育特色。通过对环境教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的整合,把各项特色进行资源整合,系统操作,大力实施以“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新绿色教育”。目前,实小的绿色教育已初具成效,在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等方面居全区领先地位,被评为“武进区二星级特色学校”。根据“新绿色教育”理念制订的学校主动发展项目先后获常州市一等奖、华东六省市二等奖,学校还被评为常州市德育特色学校、常州市体育特色学校、常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常州市信息技术特色学校。2011年又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南观路58号 电话:0519-83211439 83211214 83217635 邮箱:czbnsyxx@163.com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