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复评工作操作流程
(试行)
根据《关于开展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复评工作的通知》(常教 [2012]11号)文件,从2012年起启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复评工作,复评方式采用集中展评与现场评估相结合。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复评工作操作流程。
一、集中展评操作流程
根据年度申报学校数的20%,由各辖市区在选拔择优的基础上推荐参加集中展评。集中展评时间为半天,分小学和初中两个组别。各推荐学校要组建答辩团队,人数一般为3人。参加集中展评的专家组成员5-7人。
1.成果展示。各推荐学校制作能够反映近五年来学校在学校办学条件、课程改革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办学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展板4-6幅(长240cm×宽120cm)。
2.校长汇报。根据《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复评标准(试行)》,重点汇报近五年来学校的发展性指标和特色性指标,汇报以PPT形式,图文并茂,时间控制在12分钟以内。
3.现场互动。专家组成员根据学校提供的自评报告、校长现场汇报情况随机提问,主要围绕规范性、基础性、发展性和特色性等指标等方面进行追问。同时进行听众和学校团队之间的互动。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4.集中点评。各学校集中展评结束之后,专家组成员根据展示、报告、汇报、答辩等情况,委托专家组代表对参与集中展评的学校进行集中性点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二、现场评估操作流程
根据年度申报学校数的60%,由市教育局组织进行现场评估。各学校现场评估时间为1天,分小学和初中两个组别。根据区域,对现场评估学校进行集中交流与反馈半天。参加现场评估的专家组成员5-7人。
1.学校汇报:根据《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校复评标准(试行)》,重点汇报近五年来学校的发展性指标和特色性指标等内容,汇报以PPT形式,图文并茂,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学校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参加,汇报用PPT形式。汇报完毕由专家组成员提问,学校团队就所提问题进行答辩。
2.实地察看:考察活动一般由学校领导带领,专家随队察看。重点察看学校办学条件如校园环境、专用活动室、食堂宿舍、技术装备等师生活动场所,对其管理、运作情况作深入了解。
3.查阅资料:学校应根据评估内容主动提供相关材料。
4.参与活动:根据专家组内分工,参与学校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考察学生课间、课外活动;或观察教师、学生课堂表现;或观摩教师教研、集体备课、教育论坛等。
5.随机访谈:专家组依据学校花名册随机抽取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访谈要按要求做好记录。
6.专题剖析:根据分工就学校近几年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提炼经验、指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7.集中反馈:专家组将现场考察情况向学校领导班子进行反馈,并以区域为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进行交流。
8.形成报告:专家组的评估报告为书面文稿,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专家组现场考察所做的工作;对学校的总体印象;学校的成绩与特色;对学校今后发展的建议以及评估结论,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左右。评估报告可以由一人执笔,也可以分头撰写后由组长统稿,评估报告形成初稿后应在专家组工作会上讨论通过。评估工作结束后,在两周内将评估报告以邮件(jujj@{域名已经过期})发送市教育局基教处。
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
201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