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2012—2013年度第二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新绿色教育”为办学理念,完善精细化管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依据教研室学期工作意见,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优化课程管理,打造新绿色课堂”为工作主线,进一步落实增效减负;坚持以强化常规为基础,以教研组建设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专题研究和课题研究为重点,推动我校教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二、校本教研目标:
1.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切实做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其辅射和带动作用,强师德、重业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2.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本学期练好“三字”。
3.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展示课、教研课、常态课为载体,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和能力。
4.进一步规范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组的校本教研功能。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1.加强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继续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解释,制订细化准则,了解“三风”,遵循“三风”,不断传承奔小精神。坚持不懈地打造“阳光教师”,以“谈吐文雅、举止优雅、品位高雅”为外在形象要求,以“人格魅力、学术实力、工作活力”为内在气质特征。通过榜样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学生评价为途径,提高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接受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的监督,努力建设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队伍。
(2)强化学习,落实减负增效。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内容,尤其要关注新修订课标的重大变化,及时把握课改动态,积极应对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组织教师学习《课型范例与实施策略》,切实加强课型研究,对具有常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新范式有新认识;引导教师参与省教研室“教育新时空”的学习。
教师的学习要做到: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每星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继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交流活动。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多元平台,引导教师在教书育人上“求其真、求其善,求其美”,在研究学问上“求其广、求其精、求其深”,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2.师徒结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师德高、业务精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中老年教师给青年教师传经验,带作风,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区、校骨干教师,促使“师徒”共同发展。
3.规范教研活动,推动校本研修活动向纵深发展。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园网教学论坛。通过论坛,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读书心得,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展现我校的校本教研成果。
(2)以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教研组公开课、备课组公开课为载体,进行主题式教研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撰写教学反思。同时注意保存研究资料,及时上交课程中心,真正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发挥长效作用。
(3)强化“两组”建设。围绕市优秀教研组评比,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力度,本学期仍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与课题活动有效结合,围绕“绿色课堂”做到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各教研组要根据相关要求认真制订好本教研组的教研计划,进行主题式的教研活动。各备课组一方面要配合组织好教研活动课的开展,另一方面要抓好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和备课组公开课,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效果明显,人人提高。本学期语文学科的研究重点是“聚焦言语表达运用,提升师生语文素养”。数学学科本学期的研究专题一是“分数意义”,二是“几何直观”。英语学科的研究专题为本学期的研究专题为“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4)严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根据校本教研的要求,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有效整合,要求教师严格按备课的基本程序走,即:“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主备设计——个性修改——反思提升”。对不同教师的备课环节提出分层要求。本学期重点强调教师对教材的独立钻研,通过研读教材——细读教参——泛读教辅三步走的策略强化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
(5)深化课堂考核,优化常态教学。本学期的课堂能力考核有新举措,分两块:平时的课堂检查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职称分组考核,保证考核课覆盖面的百分之百,期盼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6)继续坚持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思路,努力抓好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课题的研究管理工作。本学期教研课继续从绿色课堂入手,兼顾区教研室提出的研讨主题,把绿色教研作为学校课题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各教研组详细制订工作计划,科学安排上课教师名单,通过蹲点行政和学科指导小组的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4.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平。
(1)真正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2)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主动向兄弟学校取经,通过片际教研,请一些名师来讲座,来引领。
四、具体工作:
二月份:
1. 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教研组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各学科老师制订教学计划;
3. 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材培训(2月18日);
4.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议;
5.参加数学专项课题研讨活动;
6.参加区品德课题组活动;
7.音乐、美术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
8.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9.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10.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三月份:
1. 低段教师写字与书法教育培训活动;
2. 区绘本阅读专题研讨活动;
3.参加区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
4.组织“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第三轮评选活动;
5.组织参加市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
6.参加区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7.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8.写字比赛;
9.音乐教师参加常州市优秀课选拔观摩活动;
10.小学音乐教师参加区第一轮基本功比赛活动;
11.美术教师参加《美术课程标准》培训活动;
12.参加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活动;
13.参加武进区第三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基本功竞赛;
14.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15.区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16.校级展示课,上课教师:王芳、吴敏、殷霞、杨文荣、吴红梅、骆艳芳、顾澈、王晓娟、祁燕锋。
四月份:
1.参加常州市“同题异构”活动;
2.组织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若干项目的比赛;
3.参加常州市小学生写字团体比赛;
4. 市小学数学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5. 区数学课题研讨活动;
6.区小学英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7.常州市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8.区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英语故事表演比赛;
9. 参加区小学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
10.音乐教师参加常州市“同题异构”研讨活动;
11.美术教师参加常州市“同题异构”研讨活动;
12.音乐教师开展区第二轮基本功比赛活动;
13.美术教师开展第一轮基本功比赛活动;
14.古诗文比赛;
15.教研组公开课,上课教师:秦红霞、高菊湘、周洪鹰、严珂、眭海兰、谢永波、巢玲、葛海燕。
五月份:
1.参加区“聚焦言语表达运用”专题研讨活动;
2.参加毕业班语文复习研讨活动;
3.参加市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4.参加区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活动;
5.常州市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故事表演比赛;
6.参加区小学毕业班英语复习研讨活动;
7.各年级学生英语口语与听力测试(牛津英语网);
8. 科学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9. 品德学科团队研讨活动;
10.美术教师开展第二轮基本功比赛活动;
11.音乐教师开展第三轮基本功比赛活动;
12.参加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交流活动;
13.做好“春晖工程”精品课的拍摄工作;
14.教研组公开课,上课教师:鲍昱、史建国、王静、邵亚楠、王晓东、卢晶晶、苏丽娜。
15.青年教师汇报课,上课教师:李倩云、赵昱雯、赵庆、蒋芬、赵璐、孙金花、杨婷、唐珍、李敏、邹燕、徐丹。
六月份:
1.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2.区小学英语课题研讨活动;
3.区小学各年级英语口语测试;
4.参加武进、新北科学学科区域交流活动;
5. 美术教师参加区第三轮基本功比赛活动;
6.参加区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型研讨活动;
7.组织教师收看江苏省“名师课堂”活动;
8.围绕问题解决能力,配合市教研室对部分学校进行学业质量监测,并作相关分析交流;
9.查各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情况;
10. 评选优秀年级组、教研组;
11.举行期末考试,做好试卷分析;
12.整理有关材料、档案;
13.撰写部门工作总结。
奔牛实验小学课程中心
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