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实验小学晨会课教学要求
一、晨会课的内容:
教师选择晨会内容的标准应该是能体现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学生感兴趣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德育特色,结合《晨会宝典》,一周晨会内容安排如下:
周一好习惯教育(围绕一周德育主题和十好习惯开展)
周二小主人活动(包含读报、新闻播报、班级特色等方面,中高年级可以由学生干部组织。)
周三专题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如安全、法制、健康、文明、勤廉等方两。)
周四红领巾广播(根据少先队主题教育开展)
周五好习惯教育(围绕一周常规和习惯两个方面开展)
以上为每周晨会主要内容,教师根据班级情况选择性开展教育,每次晨会教育的主题和内容要及时记录。
二、晨会课的开展方式:
晨会课要有灵活性,多向性,除了以教师为主体单向的方式展开外,更要注重调动班干部的积极主动性。开展晨会课的主要形式可以是:
1、集体晨会:周一全校师生参加升旗仪式,开展思想教育,过后可以围绕一周主题教育学生。周四红领巾广播,组织学生认真收听,争取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自主晨会:以学生干部为主要组织对象,班主任拟定主题,让学生自行开展自主晨会。每周二小主人晨会活动为中高年级学生干部自主开展,低年级也可有所尝试。
三、晨会课的注意点:
1、提前谋划,准备充分。
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准备资料和信息,有主题地进行教育。在每周五晨会结束的时候宣布下周自主晨会的主题,这样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并准备发言的内容。
2、发扬民主,培养学生。
发挥学生自主意识,鼓励小干部和同学能自愿参与并轮流担任晨会主持和组织,班主任做好充分指导。
3、专课专用,正确引导。
对晨会的组织管理要做到专课专用,不做其它事情。学生的自主晨会也要能认真参与,关注过程,并及时点拨与总结。
4、有效落实,关注后续。
晨会要关注教育质量,注重将晨会的教育效果要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例如,对班级中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讨论后产生的班级决议,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细致的观察了解,并利用另外的晨会进行反馈调整,使晨会教育的效果实效化和持续化。
四、晨会课的形式(供参考):
1、优秀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的成果;
2、问题讨论式:围绕一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各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形成班级的共识;
3、焦点辩论式:对有不同观点的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明是非。
4、新闻发布会:通过读队报队刊(或者其他报刊)上的一些新闻,展开新
闻播报、学习讨论,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好习惯评价:以自评互评形式,组织学生对前一阶段的某一习惯进行评价,反馈养成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好习惯培养计划。
晨会课的内容是根本,形式是为内容所服务,特别要关注自主晨会这种学生自由讨论、相互交流评价的良好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
五、晨会课落实情况的检查与反馈
1、每天晨会课有专人检查。
2、三——六年级每班制定一名中队长,及时记录班中每天的晨会课内容,学生中心会不定期检查。一——二年级由班主任合理安排记录。
3、晨会课开展情况将纳入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例。
奔牛实验小学校长室 学生中心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