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度
第二学期学校课程中心工作计划
学校课程中心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新绿色课堂”为主线,进一步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落实增效减负,坚持以强化质量意识为基础,以推进常规管理和教研组改革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强化课程意思,促进课程基地建设。
1、强化课程意思,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照省规范办学条例,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努力实施好校本课程,本学期课程中心将进一步规范老师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全面落实减负增效。
2、加强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围绕新一轮课程基地建设要求,课程中心和学生中心配合,将“地球的孩子”绿色校本环境课申报常州市的校本课程基地,努力推动我校在学科基地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二、强化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学习。继续组织教师继续研读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内容,为新教材教学提供理论支撑;组织教师继续学习《课型范例与实施策略》、《课程 教材 教法》及百年教学法回顾,继续引导教师参与省教研室“教育新时空”的学习,为更好的适应区域调整带来的变化,组织教师学习新北区质量评估有关细则。
2、强化教学常规。本学期重点关注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备课是否严格按有关流程操作,备课中是否关注学生基本能力发展;上课是否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课堂规范,让每一堂课师生充满精气神;各种作业的设计与批改、反馈等是否体现创新性和有效性。听课是否能按有关要求进行评议和反思;培优和补差方面是否有新的举措。
3、强化教、科研融合。本学期教、科研课继续从绿色课堂入手,把绿色教研作为学校课题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强化新绿色教育理念在学科中的渗透。采取多种形式了解课堂,了解师生教与学的状况,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定期的教学调研,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4、强化对特长学生的辅导,通过开展各个学科的社团活动,努力开辟好学生的第二课堂,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竞赛,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通过对各种特长学生的培养,争取在市、区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
三、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活动实效。
1、改革教研组建设,放大教研组能量。本学期,改革教研组建设,课堂转型将成为重点。我校教研组要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继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教研组计划制订要认真围绕本学科组在转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教学能力、教学常规落实进行重点研究,要改变单一的听评课活动方式。备课组要围绕课堂转型设计、练习设计及单元质量分析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学校要为教研组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重视提升教研组长的学术地位,组织参加区先进教研组的评选及成果展示活动。
2、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常规检查真正落到实处。本学期进一步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将教师常规执行情况纳入教研组的考核,学期末继续进行教研组展示评比活动。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改进”四项行动:一是坚持定期或不定期教学督导。检查教学五认真情况,要求教师每星期听课1节,作业处理做到“四精四必”( 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二是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做到听课三看:看常规、看教案、看作业。三是定期教研活动,组长要履行职责,制订好教研组计划,设计好主题,确定好内容。四是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各任课老师要根据自身实际制订学科培优辅差工作计划,使培优辅差工作做到常规化、序列化。
3、借力科研,探索绿色课堂。我们要在“教研合一”“绿色课堂”的引领下,强化过程管理,坚持“求真、求是、求实”教研科研作风,积极高效的课堂模式,形成绿色课堂的整体策略。认真梳理并完善课堂转型的整体结构,着重进行课堂转型的课例研究,让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提升,要重视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课堂转型的研究成果。另外,本学期还要进一步围绕小班化教学试点、《小学数学实验的开发与设计》的课题研究,围绕自己教学工作的实际,扎实开展“自我解惑”式的教学科研,从而以课题研究来聚焦课堂,来提升学校学科教学质量。
4、扎实教研活动,提高业务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校开展校级和教研组两级教研活动。第五周课程中心将组织举行校级教研活动;十三周课程中心将组织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教研组公开课贯穿于平时,通过活动激发教师注重教学探讨、勤于课堂研究,使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四、强化课题管理,促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
1、全面深入推进学校主课题的研究工作。新一轮校主课题《基于学生立场构建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已经顺利开展研究,本学期要进一步全面深入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⑴进一步发挥课题研究组的作用。本学期要进一步发挥基层研究小组的作用,学习与实践结合,教学与教研结合,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⑵进一步明确研究重点。本学期的研究重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学生立场和绿色课堂的基本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和技术细节的研究。二是基于学生立场和绿色课堂的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与学评价的研究。要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还要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观察、评价机制,以更好地以学论教,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作用,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
⑶策划和开展好课题研讨活动。本学期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题研讨活动,以活动促研究。
⑷积极推进课题网络化管理工作,及时反映课题研究动态,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加强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指导。学校现有的各级各类课题要明确研究周期,向课题研究要成果,围绕研究课题中的关键词总结提炼出具有校本特色的阶段研究成果。
3.进一步开展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工作。结合新课题的研究,按照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开展构筑“理想课堂”的研究和实践,让教师通过阅读、实践、反思,提高自身素质,打造高效优质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理想场所,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位。
五、在实践中创新,深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1、加强学习,落实课程常规,努力实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在课程实施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聚焦课程实施中“学生的核心能力发展”与“表现性评价”,有序组织专题研究活动,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并认真及时地积累资料,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要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要与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
2、注重课程研究,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各学段继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型及教学结构”、“教师的指导规范与策略”、“方法指导的序列化、生活化”、“学生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开展积极的行动研究,有效组织研究性学习成果总结与展示活动,依托市区级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与展示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开展学校层面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进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 认真组织相关活动。
1.语文方面:以“基于课程视野,提升核心素养”作为研究重点,以语文课程的视野,选择适切的课堂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语文教学策略,在关注言语表达的同时,突出培养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
2.数学方面:以“运算能力”和“策略教学”为研究主题。
3. 英语方面:本学期的研究专题为“小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重点研究英语语感的内容及实施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重点探讨听、说、读、写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指标与方式。
4. 品德方面:本学期的研究专题为“小学品德教学中历史内容课文的教学研究”。
5. 音乐:“低年级歌唱教学”和“中年级段合唱教学”。
6.美术:“造型·表现”,关注造型方法的探索与表现情感的参与。
7.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型及教学结构” “教师的指导规范与策略” “方法指导的序列化、生活化” “学生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二月份:
1. 做好开学初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教研组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各学科老师制订教学计划;
3. 三至六年级数学教师参加区新教材培训活动;
4. 英语教师常州市小学各年级教材培训;
5. 教研活动。
三月份:
1.参加区语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2.参加市语文专题研讨活动;
3.省“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评选活动;
4.省数学规划课题研讨活动;
5.区小学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理事会议;
6.组织参加省中小学生英语听力口语网络测试活动;
7.品德、科学学科中心组成员会议;
8.区科学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9.区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10.美术教师参加区修订版教材培训;
11.音乐教师参加区义务教育修订版下册教科书培训活动;
12.组织参加2015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13. 教研组活动。
四月份:
1.参加常州市语文学科同题异构活动;
2.常州市小学生写字团体比赛;
3.区“运算能力”专题研讨活动;
4.市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研讨活动;
5.区小学英语主题研讨暨学科特色展示活动;
6.常州市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武进星辰);
7.品德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8.科学学科特级教师课堂展示和讲座培训活动(刘海粟小学);
9.区小学美术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10.区小学音乐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11.参加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
12.加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与特色发展专题研讨会;
13.校级教研活动;
14.教研活动。
五月份:
1.参加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2.参加常州市专题研讨活动;
3.区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
4.市(数学)同题异构联合教研暨省课改展示活动;
5.区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6.沿江七县(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7.区小学生英语故事表演赛;
8.市小学生英语故事表演赛;
9. 区小学英语课题研讨活动;
10.参加市品德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11.科学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2.参加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评价专题研讨会”的二级培训;
13. 参加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活动;
14.校级教研活动;
15. 教研活动。
六月份:
1.市小学数学学业质量常规抽测;
2. 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监测(英语);
3.常州市小学英语毕业班复习研讨暨命题研讨活动;
4.常州市品德课题组研究课(湖塘桥实验小学);
5.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关键能力测试(品德);
6.参加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
7.教研组活动;
8. 毕业考试及试卷分析工作。
七月份:
1. 举行期末考试,做好试卷分析;
2. 评选优秀年级组、教研组;
3. 整理有关材料、档案;
4.撰写部门工作总结。
课程中心
2015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