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校本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新绿色教育”为办学理念,以追求优质有效为目标,以打造绿色课堂为重点,深入推进“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和“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坚持以强化质量意识为基础,以推进常规管理和教研组改革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我校教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本教研目标:
1.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切实做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其辅射和带动作用,强师德、重业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2.落实课程计划,积极推进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
3. 强化教、科研融合。本学期教、科研课继续从绿色课堂入手,结合区课堂转型的有关要求,将新绿色教育理念渗透于课堂转型之中。切实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4.进一步规范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功能。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拓宽学习渠道,加快教师成长
1.继续认真做好学习、培训工作。本学期将组建语文教师读书沙龙,通过读理论专著、文学名著,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继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交流活动。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多元平台,引导教师在教书育人上“求其真、求其善,求其美”,在研究学问上“求其广、求其精、求其深”,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2.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展新老教师的“传、跟、帮、带”活动并加大管理和检查的力度。师徒结对,通过建梯队、抓重点、压担子的方法,不断为骨干教师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有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本学期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期末举行优秀师徒评比。
3.扎实开展“微课题”研究。每月围绕课题,上好课题研究课,组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活动, 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加强学科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组织教师继续研读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内容,为新教材教学提供理论支撑;组织教师继续学习《课型范例与实施策略》、《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区质量评估有关细则,学习区教研室工作要点,明确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学业检测与评价的规范。每个教师不仅明确本年段的教学目标和所担负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其它年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有较清楚的了解,以求上下渗透,知识衔接自然。
2.本学期重点关注教师的各项教学常规。备课是否严格按有关流程操作,备课中是否关注学生基本能力发展;上课是否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课堂规范,让每一堂课师生充满精气神;各种作业的设计与批改、反馈等是否体现创新性和有效性。听课是否能按有关要求进行评议和反思;培优和补差方面是否有新的举措。
3.抓好课堂考核,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进一步抓好课堂考核。随机听课与重点听课有机结合,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重点对随堂课进行随机听课,从五个视角观课,发现教学改革的典型,总结教学成果,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最后成绩将纳入绩效考核和备课组考核。
(三)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活动实效
1.改革教研组建设,放大教研组能量。本学期,改革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课堂转型将成为重点。教研组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继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教研组计划制订要认真围绕本学科组在转型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教学能力、教学常规落实进行重点研究,要改变单一的听评课活动方式。备课组要围绕课堂转型设计、有效练习设计及单元质量分析进行专题研究。
2.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常规检查真正落到实处。本学期进一步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将教师常规执行情况纳入教研组的考核,学期末继续进行教研组展示评比活动。实施“教学常规管理改进”四项行动:一是坚持定期或不定期教学督导。检查教学五认真情况,要求教师每星期听课1节,作业处理做到“四精四必”( 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二是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做到听课三看:看常规、看教案、看作业。三是定期教研活动,组长要履行职责,制订好教研组计划,设计好主题,确定好内容。四是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各任课老师要根据自身实际制订学科培优辅差工作计划,使培优辅差工作做到常规化、序列化。
3.借力科研,探索绿色课堂。我们要在“教研合一”“绿色课堂”的引领下,强化过程管理,坚持“求真、求是、求实”教研科研作风,积极高效的课堂模式,形成绿色课堂的整体策略。认真梳理并完善课堂转型的整体结构,着重进行课堂转型的课例研究,让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提升,要重视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提炼,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课堂转型的研究成果。另外,本学期还要进一步围绕小班化教学试点的课题研究,围绕自己教学工作的实际,扎实开展“自我解惑”式的教学科研,从而以课题研究来聚焦课堂,来提升学校学科教学质量。
4.扎实教研活动,提高业务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校开展校级和备课组两级教研活动。第五周课程中心将组织举行校级教研活动;十三周课程中心将组织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备课组公开课贯穿于平时,通过活动激发教师注重教学探讨、勤于课堂研究,使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5.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升教师教研水平。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园网教学论坛,通过论坛,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读书心得,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展现我校的校本教研成果。
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
各年级参加期初教材培训,制订备课组、教研组工作计划。
九月份
1.语文教研组长专题交流。
2.一年级拼音教学专题研究。
3.“校本化数学课程设计”培训。
4.教学质量分析与反思专题研讨。
5.各学科教研组长会议,商讨学科课程顶层设计。
6. 小学音乐、美术常规教学研讨。
7.参加综合常规教研活动。
8. 品社教研组长计划交流。
十月份
1. 非连续文本教学研讨。
2.参加市区域专题汇报展示活动。
3. 校级教研活动,上课老师:鲍昱、张红菊、高金娣、恽群飞、王晓东、张剑峰、刘建锋、曹燕、邵美玲、邵伟强、杨婷、徐丹、葛海燕。
4.十佳“交往互动式”数学课堂骨干教师选拔活动。
5. 区论文写作要求与写作培训。
6. 数学新教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7.参加英语课堂转型现场展示活动。
8.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
9. 小学音乐、美术、综合常规教学研讨。
10. 参加区域品社教研展示活动。
十一月份
1. 组织教师参加市小语青年教师评优课(说课与上课)。
2. “新基础教育”数学精品课展示活动。
3. 小学英语课堂转型现场展示活动。
4. 参加品社区域展示活动。
5. 小学音、体、美乐常规教学研讨。
6. 校级教研活动,上课教师:沈芳、陆霞、吴琦、冯艳、镇佩文、
吕韵、骆添招、管启慧、李莉、刘萌、沈姣、金宇虹。
十二月份
1. 三年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2. 征集语文课堂转型优秀课例。
3. 数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研讨活动。
4. 参加市小学英语基本功大赛(一阶段:笔试、口语演讲、粉笔字、命题、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等)。
5. 区优秀品社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6. 教研活动。
7.小学音乐学业水平评价研讨。
一月份
1.备课组工作盘点。
2.各学科教研组长工作盘点。
3.评选优秀教研组。
课程中心
201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