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校内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STEAM核心素养,5月9日上午,我校《STEAM理念下小学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项目式教学研究》课题组开展了第12次活动。
王甜老师执教的《叶子片片》,是美术STEAM项目的起始课。她将科学、数学与美术学科相结合,以自然界的叶为载体,引导学生借助五官观察,感受叶子的外形、色彩、质感、肌理等特征,理解不同叶子的叶脉生长脉络和叶子的作用,体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一片叶子都很美!
徐丹老师执教的《个性时钟——精准计时》,是自主开发的项目——《个性时钟》中的最后第二课。本节课的教学中,徐老师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以驱动性任务“设计并制作出一款能够精准计时的个性化钟表”为导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四个探究性活动:计算指针单位时间旋转的角度;计算9时20分15秒时,指针分别指向的角度;总结规律;将数学表达式转换成程序语言,引导学生整合科学、数学、信息、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经过独立计算、小组讨论、思路分享、同伴互助等方式,不断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逐步实个性化现钟表的两个基本功能:指示当前时间和指针继续转动计时。
课后,课题组的成员围绕两节课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王老师通过看叶子、画叶子活动,让一年级小朋友初步感受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建议可以从环保的角度深入挖掘研究项目,引导孩子借助多样的美术表现形式,利用校园里的落叶去美化生活,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徐老师的课逻辑清晰、任务明确,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活动、教师引导等环节,让学生思维时钟处于活跃状态,步步为营,实现钟表的基本功能。建议在后续实现钟表功能个性化的课程中,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逐步改进作品,完善功能。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维与思维的碰撞。项目化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对于老师而言是一次“痛并快乐着的学习之旅”。相信通过此次活动的学习,奔牛实小STEAM课题组的项目化学习研究之路将会走得更远更深。
(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徐丹 摄影:徐敏艳 审核:肖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