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风与花的诗章。风,是灵动的笔触,蘸着温柔,勾勒春的轮廓;花,是烂漫的意象,携着芬芳,晕染春的色彩。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展数学核心素养,4月11日,奔牛实验小学成功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新北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展示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凝心聚力赋能素养提升,构建新绿课堂新样态”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数学实验、数字化学习等方式赋能新课堂,共同探索落实新课标,践行新课堂的实施路径。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李志军主任全程参与本次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分为课堂展示、主题分享和专家引领三大板块。
课堂绽彩,演绎数学之美
恽盈盈老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本课以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角”激发兴趣,逐步认识数学中的角;学生经历认角、画角和创造角等实践活动,以儿童的视角,聚焦知识本质,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与感悟,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张慧老师执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通过创设真实的五一劳动节场景为引,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指一指、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与感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积累经验,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整节课层次分明,逐步递进,让数学的理性之美在生活情境中自然流淌。
刘敏老师执教《和的奇偶性》,引导学生通过研究两数相加→三数相加→多个数相加,积累探索规律的一般过程与方法,从简单的情况出发逐步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经历观察比较——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模型意识与应用意识。
施丽敏老师执教《用计算器计算》。本课借助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平台辅助教学,赋能数学课堂新样态,利用数字技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视化,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同时利用数字技术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主题分享,镌刻成长之路
颜琳老师以《凝心聚力赋能素养提升,构建新绿课堂新样态》为主题分享我校数学学科基地建设情况,分别从课程建设、课堂研究、教师发展以及学生活动四个维度,汇报我校在“双新”背景下,落实新课标,践行新课堂,赋能师生共长的学科基地建设的实践与展望。
高位引领,点亮教研之光
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伟校长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今天的活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四节展示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1.能突出知识本质,凸显整体性、结构性;2.能立足儿童视角,实现活动化、游戏化;3.能借助数字赋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接着,他深刻阐述了数学学科基地建设对于提升学业质量、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深远意义。同时,他对我校学科基地建设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再次也对全区的学科基地学校提出了殷切期望:1.做新教材、新课标的践行者;2.做新课堂教学研究的先行者;3.做学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
四月,绿意蔓延,繁花似锦。本次新北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展示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科基地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携手并肩,继续深耕细作,砥砺前行!
(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殷清 摄影:汤雯洁、仲留莹 审核:贺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