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割到第一把麦子啦!”
金灿灿的麦浪中,同学们的小脸上沾满汗水,却洋溢着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
2024年11月,奔牛实验小学的“小麦旅行记”劳动课程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在种植园播下了满怀希望的麦种。时光荏苒,六个月后,同学们再次踏入麦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麦浪。在这里,大家亲身体验收割麦子的农耕生活,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在责任顾问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了镰刀的使用方法和收割技巧。“右手紧握镰刀,左手稳抓麦秆,用力一拉即可割断。”随着示范和讲解的进行,大家个个跃跃欲试。初次尝试时,不少同学动作略显生疏,有的险些摔倒,有的难以割断麦秆,但无一例外,大家都没有喊累。
劳动过程中,同学们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有的负责割麦,有的负责搬运。在炎炎烈日下,大家相互鼓励,彼此帮助,团队的凝聚力随之不断增强。经过大家的辛勤付出,大片麦田被顺利收割完毕。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虽感疲惫,却满心自豪。每一滴汗水都凝结成了这片丰收的景象,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原来收割麦子如此艰辛,今后我绝不再浪费粮食。”同学们深有感触。此次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会了一项劳动技能,更深刻体会到 “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今后,我校将持续拓展“小麦旅行记”的劳动课程,通过多样化实践活动,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在躬身耕耘中培育时代新人。
(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图文:陆银佳 张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