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8月22日晚,“新绿润心家长讲堂“系列活动《第二讲:助力孩子在手机管理中养成自律》,在奔牛实验小学报告厅顺利开展。
本次活动由学生中心王晓娟主持,学校特聘新北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心理专家吴志伟校长为主讲嘉宾,为即将升入4~6年级学生的家长解锁手机管理密码,为家校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
剖析根源 解码手机依赖的“成长信号”
讲座伊始,吴老师以互动调查切入,从家庭关系、成长压力、价值认同等维度,剖析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深层原因:家庭氛围疏离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学业或社交挫折令其陷入消极情绪,现实中无成就感则催生“无力感”……这些“成长困惑”,使手机成为孩子缓解焦虑、寻求联结的出口。
结合《新闻大求真》中“父亲暴力砸手机”的反面案例,吴老师直指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亲子关系的伤害——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深孩子的抵触与沉迷。真实案例引发家长强烈共鸣,不少人低头反思自身教育方式。
科学管理 构建“自律养成”的行动框架
根据《2023青少年网络行为白皮书》显示,67%的亲子冲突源于手机使用,手机管理背后是两代人“自律”与“信任”的永恒命题。围绕 “优化关系、促进学习、亲子共长” 的核心目标,吴校长为家长们分享了手机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1.关系为先:提出“爱在前,规则在后”,父母需在尊重中建立边界,既守护亲子情感,又明确行为底线;
2.父亲归位:呼吁父亲主动参与陪伴,通过户外运动、话题探讨等方式拓宽孩子视野,以榜样力量引导自律;
3.赋能成长:建议挖掘孩子兴趣爱好,强化现实成就感,同时父母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守规则,接纳成长中的“反复”。
从“减少妈妈过度干预”到“聚焦孩子优势”,一个个可操作的方法,为家长提供了清晰的行动路径,破解“谈手机色变”的教育困局。
家校同行 以科学智慧守护成长
本次讲堂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家校协同的缩影。前期,班主任精心组织家长报名;现场,家长们认真记录、踊跃互动;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反馈此次讲座收获颇丰,后续会将学到的沟通技巧灵活运用到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让手机管理回归“助力成长”的本质,积极践行“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进步一大步”的教育理念。
夜幕降临,讲座落下帷幕,但家校共育的探索仍在继续。奔牛实小以“新绿润心讲堂”为纽带,持续搭建沟通桥梁,助力更多孩子在数字时代学会自律、健康成长。
(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文:李明 图:张静芳 审核:贺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