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24日,奔牛实验小学第四周语文教研活动如期开展。
李明老师以“电影拍摄”为创意载体,开展《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让红色课堂焕发生机。课堂伊始,李老师借“寇”字字形解析,帮学生理解“日寇”含义,再播放《南京照相馆》视频,筑牢学生对故事背景的认知。随后,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提炼“接受任务”“痛击敌人”等五个四字小标题,梳理情节并复述,明晰文章结构。核心环节聚焦“痛击敌人”片段,李老师通过角色代入、关键词品析,让学生感受马宝玉、葛振林等壮士的英勇,还讲解“点面结合”写法的作用。课堂尾声,李老师布置仿写壮士跳崖画面的任务,鼓励学生以文字定格英雄瞬间。此次教学打破传统模式,让红色经典学习更生动,助力学生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精神。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对课中的优点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高段语文教研组长陈佳明老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仿写壮士跳崖画面”任务中,应切割重点画面,提供“动作+神态+环境”的描写支架(如示例“狂风卷着碎石,马宝玉紧攥拳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帮助学生更精准地用文字定格英雄瞬间,降低写作难度。
潜心向学,方能问道。此次教研活动,既拓宽了老师们的教研视野,也淬炼了老师们新课堂改革的实践能力。奔牛实验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们将继续深耕课堂,将新思路、新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为新课堂赋能。
(奔牛实验小学供稿 撰稿:李明 摄影:何静娴 审核:贺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