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纹样
奔牛实验小学 顾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鱼”文化,通过欣赏鱼的纹样,感受鱼纹样的组合美。
(2)学会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用重复、渐变、排队等方法设计出一个鱼的组合纹样。
(3)通过学习,了解鱼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对比各种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及有关鱼形象的艺术品,引导学生掌握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以前学过的纹样知识设计出鱼的组合纹样。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海浪声
一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海浪声
师:对,这节课顾老师将带同学们去参加个选美舞会,它的地点就是在海底。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咦,这里还有几个调皮的小鱼居然带上了面具,还要你们猜一猜它是谁,猜对了才能去参加舞会呢?你能猜出来吗?说说你的理由(连线游戏)
生:……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配合欢快的音乐,导入欣赏鱼的环节,直接引入本课主题与鱼有关,同时连线游戏为设计鱼的纹样提供了原型基础。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抓住了鱼的特征从而突破了难关。接下来,让我们去参加舞会吧。
舞会真热闹呀,里面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鱼,鱼儿是美丽活泼的动物,是水中的精灵,在水中翩翩起舞的样子让人过目难忘。大家快来选一选你觉得谁美?美在哪?
生:我觉得它外形美花纹美颜色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外形美花纹美颜色美)
师:这些鱼儿外形漂亮,花纹美丽,色彩鲜艳,真是漂亮极了。所以你看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这些漂亮的鱼的装饰花纹来美化生活用品了。(出示中国新石器时期的鱼纹彩陶盘)这种鱼的装饰花纹,我们把它叫做鱼的纹样(板书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如何设计鱼的纹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视觉形象,接受了美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鱼儿的美,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同时,利用新石器时期的鱼纹彩陶盘上面鱼的花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鱼的纹样,从而导出本课课题。
二新授
师:在中国人的认知当中,鱼不仅是美丽的化身,同时还代表了吉祥富贵的寓意。鱼一直是吉祥物、吉祥图案的主要内容。如跟鱼谐音有关的词语有“金玉满堂”“年年有余”等等。人们在赋予鱼各种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描画着鱼的种种美态。鱼题材的艺术品非常多,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鱼的装饰图案或者装饰品?
生:灯笼上、瓷盘上、衣服上、发夹上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有关鱼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生活与艺术的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发现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有关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欣赏生活中鱼的纹样)
师:你发现这些物品上的装饰鱼纹与真实的鱼有什么不同吗?
生讨论交流:纹样和色彩的种类、搭配更加丰富,外形更为简单,纹样有繁有简,更具美感。
(根据学生回答写出相应板书概括、简化、夸张、添加、变形)
师:概括、简化、夸张、添加、变形,它们都是常用的装饰方法。
师:(欣赏一些鱼的纹样)你能说一说这条鱼用了哪些装饰方法,它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自主探究鱼纹样的特点。同时及时的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分析范图,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鱼纹样的装饰方法,为后面学生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出示一张鱼的图片)学了那么多装饰方法,顾老师这有一条鱼,同学们想不想来试一试,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谁先来说一说?
生:我可以用夸张的方法把鱼的眼睛变大,把鱼的尾巴画得更飘逸
生:我可以用添加的方法给鱼画上美丽的花纹……
师:好,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画一画鱼的外形,要求把鱼画大,使你的画面饱满。
生:(尝试绘制鱼纹样)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再评一评,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鱼纹样的绘制方法。
再通过欣赏教师范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鱼纹样的美。
3、布置作业
师:之前我们去参加了选美舞会,现在我们在教室里也来办一场选美大会,比赛规则:请每一位同学都来设计一个鱼的纹样,要求造型美观、运用恰当的装饰方法、构图饱满。画好的同学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生:再次作业
师:巡回指导
4、展评作业
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什么地方最吸引你的目光?
生……
师:同学们的作品真不错,看来我们的选美大会也要变成群美大会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设计鱼的纹样,并设计出了美丽的鱼纹样。那你觉得如此美丽的鱼纹样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装饰什么呢?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美丽的纹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