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武进区奔牛实验小学 刘华娟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王冕孝敬母亲、勤学好问、乐观自信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引读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来介绍少年王冕的故事,它们是:王冕七岁时父亲去世,十岁时辍学放牛,十三四岁时立志学画,十七八岁时离开秦家,以画画养家。其中详细写了十岁时辍学放牛,十三四岁时立志学画。板书:辍学放牛 立志学画。
二、感悟课文:
(一)请同学们把书打开,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画出有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1、(1)王冕十岁这一年,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了什么?
(2)媒体出示:你们读出了母亲怎样的心情?(无奈、迫不得已)指名朗读。
2、(1)听了母亲的话,王冕怎么说的?媒体出示
(2)王冕真的不想读书吗?不是,从哪儿看出来?
(3)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安慰母亲。
3、总结:这母子二人,一个字字无奈句句愧疚,一个小小年纪就能理解体谅母亲的难处,多么贴心的母子啊!指名读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以王冕为主人公,重点是联系文本分析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我以此为主线,拉开浮现,让学生在赏析重点字词中感知到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立场出发,更多地从学生角度来定位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绿洲。课堂上一个问题套一个问题,不仅学生不知道重点何在,有时也使教师陷入“课堂杂乱无章”的尴尬境地。本课时我就“王冕是怎样的人?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这一问题来组织教学,使教学脉络清楚,学生记得清楚,听课老师听得明白,自己上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1、过渡:引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王冕?从哪些词语读到的?
2、体会孝顺
(1)第一个“舍不得”可以读出孝顺。
(2)哪个词语更能让我们看到王冕的孝心?重点体会“用荷叶包”体会到了什么?
(3)同学们,腌鱼腊肉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对于家境贫寒的王冕吃鱼吃肉容易吗?是呀,这腌鱼腊肉对他来说就是什么?美味佳肴,山珍海味。
其实他想吃吗?可他还是强忍吃的愿望,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引读
3、体会好学
(1)从第二个“舍不得”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
4、小结:王冕有了好吃的 ,舍不得吃,要留给母亲;有了点心钱,也舍不得花,要买书看。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多么不容易。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1、过渡: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也十三四岁了。一天,王冕正在放牛,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后的景色感染启发了王冕,于是他立志学画。那王冕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雨后景色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雨后景色的句子。
2、(1)媒体出示,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这雨后的景色怎么样?(美)
(2)那这雨后的景色到底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读并和同桌说说。
(3)看到这番景色,你想到了哪个成语赞美它?(美不胜收,美轮美奂,风景如画,湖光山色,江山如画)
怪不得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还有诗人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自由练读。指名一人配乐读。配乐齐读。
4、(1)这幅美景让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引读第五节。
(2)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就是说——
我何不自己画几笔?就是说——
从这两句话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自信的,乐观的。
【设计意图:课文中写雨后荷花池美景的一段,向来是教师反复品读的重点,但我通过分析学情,发现这段文字,学生很好理解,便大胆的略讲。而把重点放在体会王冕的另一个品德——热爱生活上面。不仅使课堂更加有效率,还使对于教材深度的钻研又进了一步,完成了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的目标。】
(四)1、自此以后,王冕学画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你看白天放牛休息的时候,他专心致志地观察每一朵荷花,入神地一笔一笔的画着。
(1)清早,王冕牵着牛出门了,来到七泖湖边,
(2)一天,放牛的小伙伴来到正在画画的王冕身边,
(3)一次,王冕画着画着,纸用完了,颜料没有了,可攒的钱还不够,
2、他这样勤奋地学画,刻苦地学画。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引读到第6自然段结束。
(五)1、王冕得了钱,始终没有忘记要孝顺母亲。等到他十七八岁时,已经完全能够独立。他靠卖画为生,家境有了好转。引读最后一节。他们母子二人面对乡村风光,时而指指点点,时而相视一笑。乡亲们看到了会说些什么呢?
请你试着任选一句说一说:
乡亲们对自己的孩子说:“ ”
乡亲们对王冕说:“ ”
乡亲们对王冕的母亲说:“ ”
【设计意图:艺术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其实记忆力也来源于生活。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是枯燥无味的。如果加入了实际生活,让学生联系到之前自己做过的事情或体会过的情感,那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条线,下次出现类似问题时,便会联想到这里。而且也使得课堂的学生主体性体现的更加明显,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1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动人的故事里、在美妙的文字里,走进了少年王冕。从他的辍学放牛、立志学画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孝顺懂事、勤奋好学、自信乐观的王冕。
2王冕不仅画荷花,还酷爱画梅,他的《墨梅》就是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出示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齐读。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王冕吗?老师推荐你们去阅读《儒林外史》
四、作业课外阅读:《儒林外史》
作者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人物的性格,很有成就。它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作。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绿色课堂的整体效益,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要兼顾课前与课后,课内与课外,有必要在坚持学生立场和绿色课堂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研究如何优化课前预习,如何优化课后作业和如何优化实践活动。本课作业设计为开放学生的阅读视野,以点带面,以激发学生的阅读为出发点,最终迈向广阔的阅读舞台。】
板书:
24、少年王冕
辍学放牛 孝顺懂事
勤奋好学
立志学画 自信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