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阅读,生发多元表达
摘要:绘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叙述故事,具有真实有趣的情境和丰富的语料。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融入绘本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语言输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绘本阅读不仅注重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环节的设计、阅读过程的指导,更要注重阅读中多元表达的需要,通过读、听、说、想、编、演、画、写、做、玩等多种途径与形式,拓展学生立体多元的阅读展示空间,以满足多元表达与个性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与多元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绘本;小学低年段;阅读策略;多元表达
绘本是文字与图画兼具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其出色唯美的构图、丰富鲜艳的色彩、幽默风趣的画面、跌宕起伏的情节、独特有趣的表达,深受学生喜爱。通过为低年段学生提供丰富适宜的绘本读物,营造良好宽松的阅读环境;通过开展晨间午后等看图书、讲故事的阅读活动,引发学生对书籍与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
一、多元表达的内涵理解
表达是将主体内在理解与思想、体验与情感、愿望与能力等用一定的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往往以交际、交流、传递、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动作、表情、姿态等为工具,以听者、读者、参与者、合作者为接收对象。多元表达是基于传统语言逻辑结构性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基础上,充分运用视听等感官的参与和动作、表情、姿势等辅助表达工具,结合唱、演、画、写、做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多元艺术化表达。
在绘本阅读的多元表达中,由于低年段学生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不足,需要有动作、表情、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的加入,甚至将阅读的信息内容、情感体验等借助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游戏等多种艺术化、可操作的表现方式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样多元的表达既保证了绘本阅读后个性化表达需求畅通的愿望,也能为学生提供多样而精彩的深化阅读途径和分享方式,因此,绘本阅读的多元表达实质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行为,是基于阅读的个体性与多样性及能动性的多样化深化学习的行为,能促进学生对绘本阅读的深度理解和有效掌握。
二、多元表达的价值意义
1.多元表达根植于个体差异性发展的需求
儿童发展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存在着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此,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同样表现出差异性的阅读需求与多样化的阅读表达方式。有的学生情有独钟温暖情感类的读本、有的学生对科学智慧性的绘本充满好奇、有的学生在家长的熏陶和环境的影响下喜欢人文历史性的绘本。阅读需求的差异性促使学生在表达上呈现多元化。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往往拥有与生俱来的对故事、对绘本个性化解读的天赋,他们愿意用也可以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去表达对绘本的独特理解。教师应尊重、接纳学生差异性的表达方式,通过提供多元表达的机会,营造出宽松、互动能让学生释放个性的阅读与表达氛围,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表达。
2.多元表达促进阅读能力的生长
表达与交流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也是学生对阅读信息进行自我整理加工、系统化、逻辑化、意义化的过程。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建构起对阅读信息有意义、科学的解读,促进绘本阅读的外化表现,进而帮助学生在共同的表达场景中产生学习分享与共鸣,并在互动的多元表达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提到:“他们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和说话的方式。”教师要做的是建构出学生想表达、敢表达、乐于表达、有机会表达的环境,并相信他们是有能力去表达的个体,在这样的环境营造下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在悄然中根植并生长。
三、基于多元表达的绘本阅读策略指导
1.阅读封面:初步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带着目标去有效阅读。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封面上画着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着大兔子的耳朵,可以趁机引导孩子看图猜测他们在说什么呢?从而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
2.阅读环衬页:环衬是封面与书心之间的一张衬纸,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还有提升主题的作用。如《野兽国》的环衬画的正是故事中孩子离家出走,走进的那片神秘森林。《我爸爸》的环衬是故事中的爸爸那件永不离身的睡衣。再如《菲菲生气了》是大红色的环衬,当孩子读完整本故事就会明白红色代表着菲菲的怒火。从而理解色彩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巧妙关系。
3.阅读插图: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描述所见,对故事形成初步了解,为有效读故事作铺垫。根据图片创编全新的故事。
4.品读文字:声情并茂地朗读本页故事,不同人物可变换不同声音,使故事更有代入感。
5.学会提问:根据六要素进行提问,检验孩子是否理解故事的同时培养了语言输出的习惯。
6.展开推理:利用读物中的信息及实际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推理,预测接下来故事的发展。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7.阅读封底:封底往往藏着对这本书的进一步推崇,让孩子知道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东西身上,也会让孩子更有配得感。如《猜猜我有多爱》封面上写着“可是就像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的那样,爱实在不是容易衡量的东西。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封底上,让故事形成了闭环。
8.尽情表演:和孩子一起变身戏精,回归童心,共同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尽情声情并茂地演绎,尽情享受童话世界,享受阅读的乐趣。
9.回顾总结:引导孩子回忆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训练孩子总结概括与表达输出能力。引导孩子将故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何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么做?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将阅读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概而言之,多元表达不仅是学生差异性阅读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自觉生长的需要。幼儿绘本阅读不仅支持利用阅读、视听等感觉器官,借助观察、比较、思考、辨析等手段以静态的方式读懂绘本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提倡借助绘本在色彩、情节、构图、内容等方面的特色,动态地用语言、绘画、表演、操作、游戏等方式对绘本进行延伸性的拓展阅读。只有二者互相结合、多元搭配,绘本阅读才能突破单一诵读、看听为主的阅读模式,使绘本阅读变得立体与丰富,真正实现多元阅读,多元表达。